【圖書館員繼續教育】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圖書館員繼續教育</FONT>】</FONT></STRONG></P> <P><STRONG>ContinuingEducationforLibrarians</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圖書館員繼續教育是指圖書館員經由有系統、有計畫地參加館內、外所舉辦與圖書館學或實際工作相關的活動而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由於科技進步與社會變遷,改變了許多圖書館作業或服務的型態,如電腦與通信的結合,帶動了圖書館自動化、大型網路中心興起、線上合作採訪、編目、參考等新的作業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以及由被動等候讀者上門,進而主動吸引讀者、利用電子郵遞(ElectronicMail)將資訊快速傳播出去等觀念。</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些新的發展趨勢將帶給圖書館員莫大的衝擊,而因應之道,端賴館員不斷接受繼續教育獲取新知,乃能提高整體之服務品質。</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任何成功的教育活動在付諸實行之前,應該有詳細而審慎的計畫,而計畫過程中,首先需了解學習者之動機與需求,如此方能行之有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般而言,學習動機可分為內在的(Internal)動機,包括成就感、工作本身(WorkItself)、及自我成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另一相對因素為外部的(External)動機,包括組織政策、人際關係、報酬、升遷等誘因。</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國內、外有關圖書館員參加繼續教育之動機或影響其接受繼續教育之因素,大致可歸納為:改進工作品質、個人興趣、上司鼓勵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影響館員接受繼續教育之因素則有:內容不恰當、時間與地點不方便、缺乏消息、擔心影響工作,甚或主管無此認知等,也都直接或間接限制館員之意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此,成功的繼續教育計畫,首先是主管與館員應有共識,不僅主管能支持館員再教育活動,同時館員本身亦應有不斷增進專業知識與技術之體認,積極主動參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次則是了解館員的需求,如活動內容、方式、時間、地點、費用負擔、工作升遷等需求,分別設計多樣性之活動,以適合不同的館員需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圖書館員繼續教育既是時勢所趨,則不僅個人應主動爭取,更應有相關單位負責規畫、執行、評估等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些組織或機構包括圖書館學會(專門圖書館學會或地區性圖書館學會)、政府部門及圖書館學校等,尤其是圖書館學會應設專門小組,負責提供策略規畫、供政府參考研擬短、中、長程計畫、協調相關單位舉辦活動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政府相關部門則應善盡督導之責,切實評核各項繼續教育的實施成效,以貫徹政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圖書館學教育單位應提供夜間班、暑期班、學分班、在職學位進修等不同班別供館員進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總之,唯有圖書館員與各行政主管達成共識,再配合強而有力的組織來推動,才能真正落實繼續教育的目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