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統計】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圖書館統計</FONT>】</FONT></STRONG></P> <P><STRONG>LibraryStatistics</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統計學之發達為近百年來之事,由於現代科學為了明瞭其所蒐集、建立的數量化資料之涵意,統計學乃成為不可或缺之利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圖書館統計可反映圖書館中各種現象的規律性及變化情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客觀的統計數字,可提供描述及評估事實的基礎以及決策的依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目的不僅分析圖書館業務發展的狀況,也是做為改善圖書館服務品質的重要依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圖書館統計的用途,可以從國家統計與管理使用兩個角度來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國家統計的資料具有辨識該國圖書館發展的趨勢,促進全國館際比較,並提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收集與編纂國際圖書館統計資料等功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從管理使用的觀點來看,圖書館統計能夠協助圖書館的主管:(1)向上級報告圖書館營運現況;</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作為管理的基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3)作為監督圖書館工作計畫執行的計算基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4)作為評鑑的基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5)作為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指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6)作為規畫的依據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除此之外,圖書館統計亦可作為館際間經驗交流、分享的工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並可提供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進行研究、分析、比較的基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統計方法是一種研究工具,可以應用在許多不同的學科領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它也是一種科學方法,其程序與步驟雖視所研究的問題之性質、範圍與目的而略有不同,但一般而言,可將整個圖書館統計工作的程序分為5個步驟:(一)確定問題:統計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問題,亦即對所研究的問題之目的、性質與範圍做一清楚的分析,並提出書面的計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蒐集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可分為兩大類:原始資料與次級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原始資料是由研究者依其需要直接由調查對象取得資料,因此又稱為直接資料或是第一手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次級資料是現成的統計資料,是由其他的研究者或機關團體所蒐集整理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原始資料的蒐集方式可分為調查法與登記法,調查的方式依調查的對象可分為普查或抽樣調查,若從蒐集的方式來看,調查的方式又可分為親自調查,派員調查、電話調查或通訊調查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登記法是記錄動態統計資料的方法,在圖書館中,普遍使用此法以取得統計資料,例如:登記各類館藏資料的數量與經費、流通的數量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整理統計資料:整理原始統計資料的目的在於簡化原本繁雜的原始資料使之便於閱讀、比較,並作統計分析與運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步驟可分為三:分類、歸類及列表或繪統計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四)分析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在經過整理之後,可以再進一步來分析之,例如:計算百分比、平均值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可以採用的分析方法很多,須依據研究目的以及資料的特性選擇適當的方法來分析。</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有時統計分析之計算工作,用人工方法計算是很繁複的,可以借助電腦,目前常使用的軟體有SAS以及SPSS/PC+。</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五)統計結果的表明與解釋:當統計資料在經過分析之後,可以利用統計表或統計圖來表明其分析的結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獲得了結果之後,便須進一步說明與解釋其意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整個分析結果的解釋不但要有統計學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要對研究的問題以及相關業務有足夠的專業背景才能勝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