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文獻】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標準文獻</FONT>】</FONT></STRONG></P> <P><STRONG>StandardsLiterature</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狹義的標準文獻係指按規定程序制訂,經公認的權威機構批准之一整套,於特定範圍內必須執行的規格、規則、技術要求等規範性文獻,簡稱為標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廣義的標準文獻指與標準化工作有關的一切文獻,包括標準形成過程中的各種檔案、宣傳推廣標準的手冊及其他出版品、報導標準文獻訊息的目錄、索引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西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紙草文獻中,即有關於醫藥處方計量方法的標準,是現存最早的標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現代標準文獻產生於20世紀初,1901年英國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標準化機構,同年世界上第一批國家標準問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後,美、法、德、日等國相繼建立全國性標準化機構,出版各國標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件完整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各項標識或陳述:(1)標準級別;</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分類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3)標準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4)標準名稱;</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5)標準提出單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6)審批單位;</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7)批准年月;</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8)實施日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9)具體內容項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標準文獻按性質可畫分為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按適用範圍可畫分為國際標準、區域性標準、國家標準、專業標準和企業標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按成熟程度可畫分為法定標準、推薦標準、試行標準和標準草案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80年代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全國性標準化組織,其中9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有國家標準,國家標準中影響較大的有美國(ANSI)、英國(BS)、日本(JIS)、法國(NF)、蘇聯(TOCT)、德國(DIN)。</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我國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自民國36年(1947)即定期發行〔標準公報〕(OfficialGazette:Standards),登載正字標記、標準公告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並負責推動中國國家標準(CNS)。</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國際標準化機構中最重要、影響最大的是1947年成立的國際標準組織(ISO)和1906年成立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其所制定或批准的標準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隨著標準化事業的迅速發展,標準文獻亦急速增加。</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統計,截至1980年止,世界上共有各類標準1,000多種750,000件,連同標準化方面的會議文件、技術報告等共多達1,200,000件,其中ISO情報中心收藏的標準文獻即達600,000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標準文獻通常具有以下特點:(1)每個國家對於標準的制定均有專門的規定、代號與標準格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2)標準是從事生產、設計、管理、檢驗、科學研究的共同依據,在一定條件下具有某種約束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3)標準只以某時段的科技發展水準為基礎,故需不斷修訂補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4)不同種類的標準在各自範圍內適用並貫徹執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5)標準文字精確簡練。</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