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
方(三二) 脈沉濡。產虛寒入。痛脹。腹鳴晨泄。病患述心痛嘔逆。其實治下為是。
熟附子 胡蘆巴 良薑 炒黑茴香 茯苓 廣木香朱(四六) 脈微弱。形無華色。據說病起產後。食減吐瀉。是下焦不復。中焦
又傷。漸加浮腫脹滿。倏甚忽平。皆下焦厥逆上衝也。
下虛於產後。剛劑難以專任。是病之不易取效者在此。
淡蓯蓉 炒黑杞子 當歸 小茴 茯苓 沙苑
又 濟生腎氣丸(一兩二錢)
某(四五) 產後未滿百日。胸脅骨節收引。四肢肌肉麻木。浮腫腹脹。早輕夜重。食減。畏寒便溏。
脈得右遲左弦。先與理中。健陽驅濁。
人參 炮薑 淡附子 焦白朮 枳實 茯苓范 病脹起於產後。下焦先傷。濁陰犯中。不可以脹滿為實症。夫腑陽不通。腎氣散漫。吸氣不入。息音如喘。此身動便喘。非外客之邪乾肺。春半溫氣外侵。面腫頸項結核。曾以夏枯菊葉辛解得效。乃一時暴邪治法。至於本病之腹滿洞泄跗腫。未經調理。且脹勢侵晨至午頗減。
日暮黃昏脹形漸甚。中焦陽微。已見一斑。愚見脹滿在中。而病根在下。仲景於產後失調。都從下虛起見。閱女科湯藥一方。殊屬不解。思平居咽乾喉痹牙宣。肝腎真陰下虧。不敢剛藥宣通。仿薛氏腎氣法。減泄肝如牛膝肉桂之辛。不致劫陰。仍可通陽為法。
六味去萸加芍藥附子牡蠣炒炭煎。
又 小滿節。古云痛隨利減。今便利仍痛。非是實症。肝失調暢。當理用以益水母。不取芍藥之和陰。加當歸小茴香拌炒焦黑。以通肝臟脈絡之陽。
又辛散益腎也。
照前方去芍。加茴香拌炒當歸。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ww.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