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孟浪】
1.疏闊而不精要;
荒誕而無邊際。
『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
成玄英疏:“孟浪,猶率略也。”
『隋書·禮儀志四』:“文理孟浪,無可取者,奪容刀及席。”
宋司馬光『乞罷刺陝西義勇第五上殿劄子』:“若以臣所言皆孟浪迂闊,不可施行,則臣之智識愚闇,無以勉強變更,不可久汙諫諍之列。”
明吳承恩『壽王可齋七秩障詞引』:“得手應心,奚事揣摩之計,入經出傳,恥爲孟浪之談。”
2.指虛無縹渺的事。
明許自昌『水滸記·閨晤』:“縱然,有婦糟糠,鷄鳴成夢想,齊眉成孟浪,那曾教夫壻覓封侯,倚門凝望。”
3.粗率;
疏誤。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濡水』:“庾杲之注『揚都賦』,言盧龍山在平岡城北,殊爲孟浪,遠失事實。”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瓊花』:“麟考瓊花、玉蕊、山礬、梔子,四種迥異,用修合而一之,大爲孟浪。”
『老殘遊記』第十六回:“我還怕胡舉人孟浪,再三叮囑他,叫他把這折半的道理告訴你們管事的。”
4.鹵莽;
冒昧。
『資治通鑑·後唐明宗長興二年』:“<朱弘昭>又遺敬瑭書,言:‘重誨舉措孟浪,若至軍前,恐將士疑駭,不戰自潰。’”
胡三省注:“孟浪猶言張大而無拘束也。”
宋馬永卿『元城語錄』卷中:“正如老醫看病極多,故用藥不至孟浪殺人。”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次早開門,各官又進見,少師開口問道:‘昨日那位孟浪的官人在哪裏?’”
『天雨花』第一回:“且不可孟浪,誤入虎口。”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蕭七』:“老夫一言,勿嫌孟浪。”
魯迅『南腔北調集·<守常全集>題記』:“我雖然很后悔亂作題記的孟浪,但我仍然要在自己的集子里存留,記此一件公案。”
5.猶浪跡、浪遊。
元迺賢『巢湖述懷寄四明張子益』詩:“我生胡爲自役役,孟浪江湖竟何益?”
『好逑傳』第七回:“我鐵中玉孟浪風塵,茫無所主,究竟不知該何遊何學。”
6.放浪;
放蕩。
明范濂『云間據目抄·記風俗』:“日費千金,且當歷年饑饉,而爭舉孟浪不經,皆予所不解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不敢瞞大人,這事有個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
|